我国已掌握国际先进MEA法生产乙二胺 打破垄断(人民网2011-10-20)

  王金海、张世安  发布时间:2011-10-20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人民网大连10月20日电 采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一乙醇胺临氢氨化制乙二胺(MEA法)专利专有技术(催化剂和工艺技术软件包(PDP))的我国第一套MEA法生产乙二胺的工业化装置,近日在山东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开车成功,乙二胺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优级品标准,纯度为99.9%。此次开车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国际上先进清洁的MEA法生产乙二胺的成套技术,并打破了国外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该装置设计乙二胺年生产能力为1万吨。山东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将在此基础上建设年产5万吨的工业化生产装置。

  乙撑胺系列产品尤其是其中主导产品乙二胺主要用于农药、医药和多种化学助剂的生产,世界年消耗约40万吨。我国对乙撑胺的消耗量以15—20%的年增加量迅速增长。目前国内年消耗约7万吨,除了少量由二氯乙烷为原料生产外,其余全部依靠从国外进口。现有的乙二胺生产工艺包括二氯乙烷(EDC)法和MEA法。目前国内从事乙撑胺系列产品生产的多家企业都是采用EDC法,这种方法能耗高,污染大,腐蚀严重,难于进行大规模生产,因此生产规模普遍很小,总生产能力低于1000吨/年,并且生产技术落后。MEA法是一种清洁的乙二胺绿色生产技术,与EDC法相比不仅污染小,而且能耗大大降低。我国企业一直对该技术有着强烈的需求,但MEA法的核心技术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少数公司掌握并垄断,拒绝向其它公司转让。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氧乙烷氨化制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生产装置的建设,国内一乙醇胺供应量大幅提高,为MEA法生产乙二胺提供了原料保证。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看准有利时机,从2008年开始研发该技术,并于2009年分别完成催化剂筛选,立升级催化剂装量滴流床单管放大模试和侧线放大试验。其催化剂专利专有技术于2010年3月通过由辽宁省科技厅和中科院沈阳分院组织的技术鉴定。在此基础上,于2010年5月完成了MEA法制乙二胺的工艺软件包。采用该技术的我国第一套MEA法生产乙二胺的工业化装置于2010年8月完成基础工程设计,2011年6月完成装置基本建设。该技术以乙醇胺和氨为原料生产乙二胺,与国外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可以在较缓和的工艺条件下获得较高的产品选择性,并联产国内非常紧缺的二乙烯三胺和哌嗪,适合在国内推广。同时,有别于国际上MEA法普遍采用的苯(一种剧毒的化学品)作脱水剂,大连化物所开发的成套技术中采用非苯脱水剂,因此,该技术是更为环保清洁的技术。另外,大连化物所将结合综合性研究大所的技术优势,开发更环保和更节能的MEA法制乙二胺的新技术。

  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乙二胺绿色合成技术的开发成功,极大地缓解了我国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以及哌嗪等重要化工原料的供需矛盾,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将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并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对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道路做出重要贡献。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it.people.com.cn/GB/15965515.html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