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2-15
来源:大连日报 科学家对你说专栏
本期科学家:张秀莉
大连化物所组分中药研究组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复杂体系的系统分离纯化。
虽然近几十年来,中药受到西药的冲击,但在很多领域中药仍然表现出西药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少人平时身体不舒服时,都愿意吃点中药,觉得中药副作用小。
不可否认,中药是宝贝,但它真的有“包治百病”的作用吗?它的副作用你是否意识到了?
中药最早被称为本草,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最近的例子为2003年的“非典”,在“非典”开始的前几个月一直坚持的是西药治疗的途径,但疫情没能得到很好控制,随着“让中医药加入“非典”治疗行列”的呼声越来越高,5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修订了“非典”中医药治疗方案。5月中旬,多半病人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呈现出明显好转,疫情开始得到控制。“非典”事件提醒我们,西医药和中医药各有所长,不能摒弃任何一个,只有充分认识到各自长处并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维护人们的健康。
另外一个关于中医药的例子是青蒿素。疟疾是困扰人类健康多年的传染病,以前一直是用奎宁类药物进行治疗,但随着这类药物的大量使用,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抗药性。1969年5月23日启动的“523项目”中,国家正式将中药材中抗疟疾药物的研究作为研究项目。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数十年的研究中发现了抗疟疾活性成分——青蒿素。在此后的日子里,青蒿素及青蒿素系列的化合物挽救了成千上万人民的生命。无论是“非典”的治疗还是青蒿素的发现,都显示出中药独特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位置。
但是,中药也有它的局限性,人们在使用中药的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区。如认为中药都是无毒、没有副作用的,可以当成保健药长期大量服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是如此,盲目服药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以我们常见的板蓝根为例。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等多重功效且毒副作用较小,很多人感冒、上火都服用板蓝根。但在临床中,由于使用板蓝根冲剂造成的小儿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损害的病例屡见不鲜。另外一个案例是三黄片,很多人一遇到牙龈肿痛的症状就吃三黄片。引起牙龈肿痛的原因很多,比如上火,维生素缺乏等,如果盲目服用三黄片,不但不能缓解症状,还会引发一系列副作用。三黄片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小檗碱(又称黄连素)、大黄、黄芩,长期服用盐酸小檗碱可能导致恶心、呕吐以及溶血性贫血。
此外,目前中药保健品市场也是鱼目混珠,一些黑心商人抓住人们既想疗效好、又想副作用小的心理,在中药保健品中添加西药。中药方剂的疗效一般没有西药快,因此如果某个保健品宣称起效快,消费者就要留个心眼。而且,现在还没有确实的实验数据可以证实某种中药或方剂是“万能药”、包治百病。
(本报记者刘湘竹 整理)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szb.dlxww.com/dlrb/html/2011-12/15/content_585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