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国产药更低毒高效“听指挥”——化物所启动“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大连技术”(大连日报头版2012-11-29)

记者 刘湘竹  发布时间:2012-11-29

来源:大连日报头版

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大连化物所获悉:该所药用资源开发研究组组长杨凌研究员主持的“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早期成药性评价关键技术”正式启动,这意味着未来将有技术保障我国新药找到高效与低毒间的最佳契合点。该技术也将提高新药研制成功率,确保药物在人体内更安全有效。还将为药物临床应用提供科学指导,最大限度避免药物治疗引发的医源性伤害。

据了解,许多药物进入人体后,常常“不听指挥”,不按需到达指定部位或产生始料未及的毒副作用。此外,10万个化合物才可能筛选出十几个有效的分子,最终仅有个别“精英”能够胜出,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性质不良和毒副作用(简称ADME/T)是导致如此高失败率的主要原因。但是,传统的ADME/T评价是通过动物模型开展,进而放大到人体。由于不同种属的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体间存在着种属差异性,使得这种评价方法防范风险能力大大下降。

杨凌介绍,该课题主要通过体外检测技术与计算机模拟等方法相结合,将人体中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毒性等过程直接移至体外研究,以克服动物模型本身存在的种属差异缺陷。通过该类评价技术,在实验室内就可直接描绘出“类药分子”在人体内可能的处置过程,进而提出相应的结构改造及优化策略,并将其优化为高活性、低毒性与良好ADME属性兼具的最佳候选药物分子。“这种评价方式理论上普适于所有药物。值得指出的是,对于治疗肿瘤、心血管等疾病的药物而言,该药物研发及评价方式尤为迫切。通常该类已上市的老药并未经历早期ADME/T技术的遴选,更需依照合理化用药的高标准进行严要求。”

学术界所谓的新药是指新发现的化合物能够治愈人类疾病或已知物质结构或药物发现其新的治疗功能。新中国成立以来真正被世界公认“原研”的药物只有青蒿素(源自中草药青蒿)和三氧化二砷(源自中药砒霜)。未来我国急需新药产出中取得更多突破,这也是国家将“新药创制”作为重大专项与“大飞机研制”并重的原因。杨凌说:“由于我国目前使用的药品大多原研于欧美,但是黄种人有自身的发病规律和特征,长期仿制国外产品效果并不理想。必须针对人种特点,从根本上或体制上建立起自主完整的新药研发体系。因此,药物ADME/T研发平台和关键技术研发必不可缺。”从1999年开始,杨凌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早期ADME/T关键技术的研究,该技术已受到国内外学术同行认可。在此次课题中,该团队将针对两大系列化合物作出两套ADME/T关键技术标准范本。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szb.dlxww.com/dlrb/html/2012-11/29/content_761521.htm?div=-1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