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湘竹 发布时间:2012-12-02
来源:大连日报头版
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大连化物所获悉:该所药用资源开发研究组副研究员刘勇主持的“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基于新型体内探针的药物反应个体间差异标记物及检测试剂盒关键技术研究”启动。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医生在病人用药前可以预先了解病人对药物的承受能力,并按照病人的个体差异“量体裁衣”式地制订个体给药方案。
据了解,人与人的生理病理状态千差万别,因此药物的疗效也存在着很大的个体间差异。每种药物对不同的人都有最佳用量范围,这一范围被称为“治疗窗”。据统计,目前大约80%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因为不合适的剂量选择。然而目前临床用药几乎千人一量。因此,如何针对个体选择剂量,既能保证疗效又能避免难以预料的毒副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际上医疗模式正从“大众化”转向更加安全有效的 “个体化” 模式。
刘勇告诉记者:“人体的代谢是机体对药物的‘反作用’过程,而负责这一‘反作用’的代谢酶在功能上却存在着巨大的个体性差异。代谢酶功能的强弱一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同时还受机体生理病理状态以及吸烟、饮酒、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因此,真正的个体化用药需要建立在实时定量地检测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基础上,只有高安全性、高选择性的体内探针试剂与即时定量检测技术方法的结合才能满足这一要求。本课题在发现高安全性、高选择性的体内探针药物同时,建立一整套实用、规范的体内探针应用规范,即‘从探针筛选研发程序和模式’与‘探针应用方法和规范’两方面进行攻关。”
根据要求,在“十二五”末该课题需开发出至少一个可应用于临床的个体化差异检测试剂盒。刘勇表示,目前的进展是相关的技术研发已经基本完成,并已发现了有潜力的探针,完成了对其知识产权的申请。下一步将着力开发整体探针检测试剂盒并推进至临床试验。不久的将来,国人将有望用上高安全性、高选择性的探针。根据自身体质情形和状态,人们将不再按照说明书上的统一、标准剂量用药,真正做到“我的用药我做主”。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szb.dlxww.com/dlrb/html/2012-12/02/content_762585.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