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丁佳 彭丽 发布时间:2013-04-22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4月20日上午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立即全面启动了抗震救灾应急预案。
“国家有难,中科院义不容辞。全院各相关单位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按照国务院的统一安排,利用多年的科技积累和综合优势,充分发挥好科技支撑作用,为抗震救灾工作作出科技国家队应有的贡献。”
这是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在震后第一时间向全院发出的一道号令。事不宜迟,中科院各部门及相关科研单位在院领导的指挥调遣下,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迅速行动起来,投入到紧张有序的抗震救灾工作中。
争分夺秒监测灾情
4月21日上午7点30分,记者到达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时,地震第一批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分析结果已经出炉并开始上报。一夜奋战之后,参与此次影像分析的60多名科研分析人员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得知地震发生后,遥感地球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预案。20日9时30分,60名工作人员进入地震灾害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工作岗位。
20日上午9时50分,遥感飞机B-4101携带光学传感器从绵阳机场起飞,开始执行第一次雅安地震灾情遥感监测任务。一天之内,这架已经有27年役龄的飞机两起两落,在空中“巡视”8个多小时,获得了第一批地震灾区芦山、宝兴、邛崃等县市的高分辨率航空遥感数据,为抢险救援工作提供了一手资料。
“从距离地面8000米的高度上往下看,这次灾情没有汶川严重,但心情还是挺沉重的。”20日晚22时,雅安灾区现场B-4101机上数据采集负责人邱文在电话中告诉《中国科学报》。
“B-4101于4月17日飞往汶川执行每年一度的对地观测任务,接到消息后,在第一时间从绵阳机场赶往雅安灾区。”遥感地球所所长、中科院院士郭华东表示,航空遥感可以机动、连续、快速地收集数据,对房屋倒塌、道路破坏等灾后情况进行大面积监测;同时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对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进行监测及预警。这些数据经过连夜处理,于21日上午8时开始面向国内抗震救灾相关部门、单位进行数据共享。截至21日晚20时,数据以多种形式分发至12个部委14家单位及四川省政府,数据量逾580G。
与此同时,遥感地球所紧急完成了雅安震区SPOT-5、LANDSAT-5和SPOT-4等卫星的灾前数据产品处理。20日18时15分,第一批震前卫星数据开始共享。4月21日0时,第二批震前卫星数据实施共享。截止到4月21日14时0分,数据下载7638人次,下载数据量126.4GB。海外抽样来访国家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乌克兰等。
与数据共享同步开展的,是图像判读工作。科研人员对震区房屋损毁、道路破坏、次生灾害等情况进行了评估,提供专报十余期。
4月21日,遥感地球所科研人员基于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利用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叠加高精度DEM数据、地名、道路、水系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制作了四川芦山县地震灾区灾情三维监测与评估系统。
深入灾区排查灾害
地震发生后,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山地所”)迅速派出由副所长韦方强带队、山地灾害重点实验室主任崔鹏任技术总指挥的地质灾害排查技术小组赶赴灾区,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和科技救灾工作。
成都山地所先行调查区域为峨眉山市。“这里的情况比想象的好一些,当地居民的生活、出行等基本正常。”韦方强说,“目前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利,我们可能会提前结束峨眉山的工作,再到芦山、宝兴等重灾区进行调查。”
目前,他们已分成四队开展工作。21日中午,《中国科学报》记者分别与四队科研人员取得联系,主要针对地震次生灾害点和隐患点的地质地貌、崩塌滑坡规模、危害对象等进行调查,查看诱因、研判发展趋势,以确定防治方式、措施和经费预算。
“此次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有部分重叠区域,激活了一些原有隐患点,使地质灾害活动更加活跃,需要特别关注,加强监测预报。”崔鹏建议有关部门关注塌方造成的交通堵塞情况,加大对次生灾害隐患的排查。在汛期到来时,要重点关注沟谷泥石流情况,提前作好应对准备。
心理“重建”马上出发
4月20日上午,中科院心理所召开紧急会议,启动芦山地震心理援助应急预案。针对灾后震区情况初步制定出三年的援助规划和一年的实施方案。
心理所副研究员刘正奎表示:“地震心理救援可以分为应急期、安置期、重建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心理援助目标都各不相同。”目前,该所在北川工作站的两名心理援助工作者已经到达灾区展开心理援助工作;22日,他与另外两名工作人员也将从北京出发前往灾区。
刘正奎表示,此行主要工作包括对重点人群进行心理急救,向公众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帮助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对救援人员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以及开展志愿者工作培训等。
“灾后心理援助跟生命救援和物质援助不一样,前两者相对来说是短期的,而灾后心理援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该所副所长张建新告诉本报。在发达国家,灾后救援工作一般包括生命抢救、物质援助以及心理援助三个部分,我国从2008年汶川地震起,开始关注心理援助,但是目前做得还远远不够。
刘正奎认为,目前我国灾后心理援助工作仍较薄弱。比如政府在救灾计划中缺乏对心理援助工作的组织,同时没有特定的经费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为了“光明”全力以赴
4月21日下午16时45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DLICP)提供给雅安地震灾区的500余台大容量、高比能量电源从大连起飞,于当日20时5分抵达成都。
这批由DLICP自行研制的电源能量密度达普通铅酸电池的20~30倍,可提供长达一个月的电力供应,在灾区可作为帐篷照明灯、手机充电器等小型设备应急移动电源,为灾后救援提供长时间照明、通讯等保障,有效解决大面积电力中断带来的影响。
地震灾区现场险象环生,稍有不慎,建筑物废墟很容易发生二次倒塌。为了代替人员到无法达到的地域参加救援和信息搜集工作,应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请求,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于20日下午派出了临时搜救队,携带可变形搜救机器人、机器人化生命探测仪、旋翼无人机三款机器人急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熊熊基于小波分析方法,采用30~90度的远震P波的垂直分量对地震进行反演研究。研究认为,该地震为发生在龙门山断裂系上的逆冲地震;汶川地震导致的库仑应力变化促进了雅安地震的发生。
地震发生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迅速成立科技救灾应急工作组,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收集灾区相关数据和遥感影像,开始灾情分析和数据处理工作。目前,该所曾参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灾害科技救灾工作的十余个学科团队、近百名科研人员正在加班加点开展应急研究。
面对震灾,中科院的科学家已经行动起来,正日以继夜地忙碌着。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www.cas.cn/xw/zyxw/yw/201304/t20130422_38242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