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3年首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 获奖人员及其主要贡献的公告(科技日报2013-12-20)

  发布时间:2013-12-20

  来源:科技日报

  闵恩泽院士是我国德高望重的著名科学家,中国石油石化科技界的泰斗,是我国炼油催化技术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曾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3年4月3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工程院联合设立“闵恩泽能源化工奖”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在能源化工领域从事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员,激励高端领军人物奋发创新,吸引优秀青年人才积极投入,大胆创新,培养国际一流的能源化工科技人才。该奖励基金由闵恩泽院士创议并发起。奖励基金包括闵恩泽院士个人捐资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捐资,本金运作和保值增值部分用于奖励。“闵恩泽能源化工奖”设“杰出贡献奖”和“青年进步奖”两类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

  奖励基金设立理事会和评审委员会。基金理事会设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理事长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担任,常务副理事长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戴厚良担任,副理事长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院士担任。评审委员会设在中国工程院,主要由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相关高等院校等单位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造诣的院士及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分设提名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第一届提名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主任分别由闵恩泽院士和王基铭院士担任。

  依据《闵恩泽能源化工奖基金章程》和《闵恩泽能源化工奖评选办法》等相关规定,经“闵恩泽能源化工奖”提名委员会提名、专家委员会评选和基金理事会审批,决定授予清华大学陈国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杜泽学、北京大学刘海超、北京化工大学谭天伟等4人“杰出贡献奖”;授予南京工业大学郭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昌志、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牟新东、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王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宁、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曾建立、北京化工大学范立海等7人“青年进步奖”。

  上述获奖者在生物质燃料和生物基有机化工科技前沿领域取得了优异成果,主要包括:微流场技术在生物基材料应用研究、离子液体介导的纤维素水解等国际领先的制备技术;催化选择一步氢解和近临界水条件下水解耦合加氢转化纤维素的绿关于2013年首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 获奖人员及其主要贡献的公告

  闵恩泽院士是我国德高望重的著名科学家,中国石油石化科技界的泰斗,是我国炼油催化技术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曾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3年4月3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工程院联合设立“闵恩泽能源化工奖”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在能源化工领域从事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员,激励高端领军人物奋发创新,吸引优秀青年人才积极投入,大胆创新,培养国际一流的能源化工科技人才。该奖励基金由闵恩泽院士创议并发起。奖励基金包括闵恩泽院士个人捐资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捐资,本金运作和保值增值部分用于奖励。“闵恩泽能源化工奖”设“杰出贡献奖”和“青年进步奖”两类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

  奖励基金设立理事会和评审委员会。基金理事会设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理事长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担任,常务副理事长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戴厚良担任,副理事长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院士担任。评审委员会设在中国工程院,主要由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相关高等院校等单位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造诣的院士及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分设提名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第一届提名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主任分别由闵恩泽院士和王基铭院士担任。

  依据《闵恩泽能源化工奖基金章程》和《闵恩泽能源化工奖评选办法》等相关规定,经“闵恩泽能源化工奖”提名委员会提名、专家委员会评选和基金理事会审批,决定授予清华大学陈国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杜泽学、北京大学刘海超、北京化工大学谭天伟等4人“杰出贡献奖”;授予南京工业大学郭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昌志、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牟新东、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王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宁、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曾建立、北京化工大学范立海等7人“青年进步奖”。

  上述获奖者在生物质燃料和生物基有机化工科技前沿领域取得了优异成果,主要包括:微流场技术在生物基材料应用研究、离子液体介导的纤维素水解等国际领先的制备技术;催化选择一步氢解和近临界水条件下水解耦合加氢转化纤维素的绿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