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白薇 发布时间:2014-2-9
来源:中国科技奖励2014年第1期
在张存浩的一生中,能够与他的科研成就相提并论的,就是他为人才队伍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了。
从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培养出一批科研技术骨干,到出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力主建立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张存浩在自己漫长的科学生涯中,培养与发现了不计其数的科学家,这一批人在数十年的成长中,也逐渐成为中国科技的核心力量。
把自己排在最后
大连化物所作为中国科学院实力最为强劲的几个研究所之一,走出了许多院士与科技骨干,其中很多人都与张存浩共事多年或师从于他。
大连化物所研究员何国钟院士比张存浩小5岁,1955年,大学毕业的他被分配到大连化物所石油研究所。张存浩注意到了这个肯吃苦的小伙子。上世纪60年代,大连化物所承担高能燃料任务时,何国钟被调到张存浩的手下,两人同住在金家沟的一个房间,与贫乏的物质资源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他们满腔的科研报国热情。“那时候我们每天在一起,就是讨论如何把任务完成好。每天中午吃饭,我们都要留下一个窝窝头,晚上学习加班的时候再吃。”
和张存浩一样,何国钟当年所做也非自己的专业,一切从头学习,凭的就是爱国热情。“那时候工资低,条件很苦,但我们都从不讲价钱,能为国防做出贡献就已经很高兴了。可以说,张存浩感染了我。”
1963年,主要负责研究火箭燃烧过程的何国钟,完成了一篇有关燃烧的论文。张存浩对这篇论文十分赞赏。当时正值大连化物所提拔2名人才,张存浩把何国钟报了上去。何国钟因此连升两级,工资也从62元涨到了89元。何国钟说,对于年轻人,只要他们做出一点成绩,张存浩就会热情鼓励,大力扶持。
1982年,何国钟的燃烧理论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当时他正公派美国,张存浩把何国钟放在了完成人的第一位,其他两位学生分别排在第二、第三,而他自己排在最后。“这件事我完全不知道,是他自己排的名。”这份尊重年轻人的心,无论在当年还是在现在,都是弥足珍贵的。
在大连化物所,提起张存浩的高风亮节,大家是有口皆碑的。即使身居高位,在荣誉与奖励面前,他总是把最大的功劳归功于工作在一线的学生与合作者。他的学生解金春回忆:“获首届吴健雄物理奖的那篇论文,张先生排我为第一完成人,把自己排在最后。如果换了别人处理这类事,很可能导师把自己排在第一位,可能也是理所当然的。”
如今,年岁渐长的张存浩已没有太多精力亲身投入教研任务中了,此时,他更加关注的是培养青年人才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邓列征是张存浩组建的化学激光新体系研究组的副研究员。年轻的他并不是张存浩的学生,但却时常得到张存浩的帮助与指导。他说,大连化物所里无论是谁,只要请张存浩帮自己改论文,张存浩都是有求必应的。“由于张先生曾在国外留学,能说一口地道纯正的英语,所以我们都很喜欢找他改论文。”邓列征曾经请张存浩帮自己改一篇论文,3个小时后他便收到了回复,不定冠词和定冠词、单数和复数、句法和句式、同义词和近义词的运用、名词和动名词,张存浩几乎一个词一个词地修改。
那是2004年,当时张存浩已经76岁,而如今已经过了85岁的张存浩依旧在为所里的年轻人修改论文,“无论是谁的论文,他都会仔细到这种程度”。
邓列征说,张存浩在实验室是从没发过脾气的。如今他身体不好,工作却很忙,经常来实验室检查工作,听大家汇报工作,一起解决问题。做实验若是缺少数据,张存浩总是会尽全力,很快帮助大家把缺失的数据找好,邓列征说:“对于年轻人,他从没批评过,只有鼓励。”
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多丽萍也曾得到过张存浩的指导,她说,张先生曾告诉她:科学研究就像一层纸,不符合常规时坚持一下,就会看到曙光。而张存浩就是那只推动他们前进的无形之手,默默助力年轻人攀上科学的高峰。
推着中国追赶世界
1992年,张存浩出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这一次,张存浩走到了影响力辐射全国科技的大舞台之上。
20世纪80年代初,为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变革科研经费拨款方式,中国科学院89位院士(学部委员)致函党中央、国务院,建议设立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首肯。随后,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
如今,自然科学基金委已经成为中国基础科学发展的一大重要支柱。而自然科学基金委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至今,不仅得益于国家大幅度增加经费投入,其与历届委主任的科学决策和高屋建瓴的战略部署也是分不开的。张存浩担任第二届、第三届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承担起了自然科学基金委开拓发展的历史责任。
在张存浩出任基金委主任期间,营造环境、调整结构成为基金委发展的主题。他针对不同时期科学基金工作的特点,适时地提出了“控制规模、提高强度、拉开档次、鼓励创新”及“加强基础、突出创新、调整结构、提高绩效”等一系列的资助政策。
张存浩的举措是颇为大胆的。在他担任基金委主任的9年时间里,自然科学基金总经费增加了近8倍。在他的领导下,科学基金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界建立了合作关系;增设管理科学学部;新增了13个资助类别,科学基金日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资助格局。同时,张存浩还高瞻远瞩地在我国科技管理部门中第一个设立了专门从事学风管理的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为基金委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以及维系其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声誉提供了极大帮助。
9年的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工作,让张存浩分外忙碌。思考、讨论、记录成为他每天重复数十遍的事。他的工作簿上,曾经写满了19件当天需要完成的事。他整天思考如何才能追上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科学家如何才能攀上世界科学讲台的巅峰。在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求索下,中国的基础科学环境逐渐好了起来,张存浩开始看到了一些变化与收获。
2010年,中国数学家彭实戈登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讲台,受邀作1小时报告。这是一次从未有过的殊荣,唯有该领域的领袖级数学家才能够受邀作大会报告。彭实戈因倒向随机微积分方程研究受邀作报告,这一研究为世界金融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而这一研究之所以能够诞生,源自于17年前彭实戈与张存浩的一次对话。
当时,彭实戈已经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基金委邀请他做工作汇报,张存浩听过之后礼貌地询问彭实戈:“彭教授,请问这项工作有什么应用?”埋首于研究的彭实戈诚实地回答:“不知道,只是听说可能会在金融里有一些应用。”听到这里,张存浩很兴奋,进一步询问这一研究在金融中的应用,但彭实戈的回答依旧是“不知道”。于是,张存浩真诚地建议他要多关注应用,“因为这是大事情”。
1994年,彭实戈的这一研究被列为自然科学基金委优先资助项目,十几年后,这一研究成为了金融数学的理论基石。
有眼光发现有潜质的科学家与项目,有胆魄放手支持科学家的事业,这是张存浩9年基金委主任任期内,给人的一贯印象。
科技发展需要生力军
1994年,基金委设立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这项基金是张存浩为了应对人才流失而发起设立的。其实,早在1992年,在张存浩的倡导下,基金委便在国内率先设立了“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主要用于资助45岁以下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2年后,张存浩两次致函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建议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得到国务院批准。在这支基金的影响下,一批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回国,国内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也得到稳定,科技人才的接续呈现出新的生机。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是被张存浩亲自引进回国的一位青年人才。1997年,张杰正在英国卢瑟福实验室担任高级科学家和实验室主任,年纪尚轻的他已经是强激光领域的世界知名学者。这一年,张存浩在访问英国期间,考察了卢瑟福实验室,在听取英方介绍时,他知道了这位年轻有为的中国科学家,于是便提出想见一见张杰。很不凑巧的是,张杰当时正在外开会,第二天才能回到实验室,张存浩马上回答:“我等他,我明天再来。”
一天后,张存浩再次来到卢瑟福实验室,来到张杰工作的地方,仔细地了解了他在英国十年的科研工作,以及他对未来的规划。三个小时的谈话中,张存浩向张杰提到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怀有报国之情的张杰被感染了。
然而,要放弃在国外十年的科研基础,回到祖国从零开始,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张存浩深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张杰争取到最有效的支持是让张杰回国最关键的一环,为此,张存浩想到了主任基金。但是,主任基金的额度也仅有二三十万元,他提出,能否将基金委主任、副主任的基金都拿出来,共同资助一个人。在张存浩的努力下,基金委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张杰2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张杰也以最快的速度回国,迅速成为中国科技界的一颗新星。
如今,已经设立了20个年头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已经资助了3000多位杰出的青年科学家,其中有近200位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的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已成长为我国科技研究领域中的将帅型人才。
张存浩不仅在基金委的平台上支持着青年科学家,几十年来,他更是以身作则,把自己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奖奖金和在香港等地讲学所得的酬金,全部捐赠给了大连化物所设立奖学金,以此激励更多的青年学者发奋学习、献身科研、报效祖国。
在60年的科研生涯中,张存浩带出了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在科研发展的长河中,他总是充当着那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张存浩是当之无愧的为师者,但他却没有好为人师的架子,无论成功或失败,他都最大程度地尊重年轻人的成长。比起他创造的科研奇迹,科技人才的持续发展是他留给未来的一笔无尽的财富。在这份筹谋未来的事业中,他的科学事业也在其中得以延续。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www.stawards.cn/shownews.asp?id=2930&bigclassname=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