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 (科学时报 2009-09-10)

始终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 
作者:张一峰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9-10 21:59:45

  编者按: 

  伴随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迎来了建所60华诞。与共和国同龄的大连化物所自创建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国科学院的正确领导下,在辽宁省委、省政府和大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科学前沿,经过几代化物所人的奋力拼搏、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成果,在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资源优化利用、国家安全,以及国民生命与健康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1998年,大连化物所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之一,确立了“创建世界一流研究所”的战略目标。此后十余年间,在科研与学科建设、院地合作与成果产业化、人才培养与引进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为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从1956年至2008年,大连化物所共取得科研成果600多项,曾先后获得重大奖励194项,其中获得国家奖励80项,中科院、省部级一等奖56项。本报从今天起将陆续刊登该所所庆系列报道,多角度介绍该所6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 

  □本报记者 张一峰 

  60载风雨沧桑,一轮回峥嵘岁月。60年岁月中,大连化物所经历过很多改革与变迁,但在这所国内外知名的科研机构里,一条深深根植于人们心中的理念却始终没有变,那就是大连化物所要始终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急国家之所急,解国家之所难,为国家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石油资源十分短缺,为适应国家对液体燃料的迫切需要,大连化物所开展了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页岩油加氢、汽油馏分环化制甲苯等研究,取得了杰出成绩,有些成果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为大规模发展我国的能源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大连化物所就致力于工业上广泛使用的催化剂担体研究,结合水煤气合成石油的钴催化剂和合成氨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逐步建立了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并提出了表面键理论的设想,以此为指导,成功研制了合成氨新流程3个催化剂,超过了国内外同类催化剂的水平。 

  1959年9月26日,大庆油田被成功发现。大连化物所在所长张大煜的带领下,及时调整研究方向,组织了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和高能燃料的研究工作。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专业化的石油研究所,大连化物所围绕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结合国家能源战略,以石油化工研究为主,对建国后的石油炼制和催化加工过程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石油深度加工的发展和新原料路线的转变,催化研究工作逐步转向新的催化过程探索和自主开发研究。1960年,大连化物所在高压加氢的基础上开展加氢异构与加氢裂化研究,首次从大庆高蜡石油中制取低冰点航空煤油,于1965年获国家发明奖。1964年,大连化物所接受石油部、中科院的重大任务,以大庆重油为原料制取低冰点航空煤油和低凝固点柴油。经过3年奋战,从大连化物所实验室到大庆30万吨工业生产流程开发及催化剂生产获得成功,实现了连续20年满负荷生产,缓解了我国航空煤油短缺的危机。1966年为支援农业,大连化物所成功开发了“合成氨原料气净化新流程三个催化剂”。此外,还根据合成氨生产对原料多样化的需要,研制成功适用于天然气和炼厂气造氢的催化剂。1959年成功合成出A型和X型分子筛,在世界上仅晚于英、美,与苏联等国同时起步。1964年在大连建成国内第一个分子筛生产厂——大连红光化工厂,为我国催化材料的创新打下了基础。 

  在国防科研方面,随着我国国防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大连化物所配合航空煤油和高能燃料的研制,开展了催化、吸附、烧融材料和隔热材料等热化学研究和热物性参数的测试工作,为我国自行设计有关型号的火箭、导弹、卫星、特种军工材料等提供了可靠的基础热物性数据。 

  自1961年开始,该所先后承担了国防科委的固液火箭和固体火箭推进剂的研制任务。这些在国外均属绝密的研究,可供查阅的文献资料很少,且实验的毒性和爆炸危险性都很大,为了确保研究成果准确可靠,科研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在火箭试车台上作高能燃料的燃烧实验。同时,张存浩、何国钟等人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模型,第一次比较全面完整地解释了固体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和临界流速现象。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连化物所排除干扰,结合军工任务,先后开展了化学激光研究、航天氢氧燃料电池研究、航天器姿态控制肼分解催化剂研究和微波吸收材料研究等。这些都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大连化物所及时明确了以催化化学,工程化学,化学激光、激光化学与微观反应动力学和以色谱为重点的近代分析化学四个学科领域作为所的主要学科方向,并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取得了一批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成果,如多种空间飞行器姿态控制催化剂,短波长氧碘化学激光器,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中空纤维氮氢膜分离器,甲氰菊酯农药中间体和甲氰菊酯农药生产技术,甲醇制低碳烯烃,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技术等。大连化物所在航天技术、国防军工、石油和天然气化工、新能源、环境保护和农业等众多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开发煤、天然气等非石油原料制取低碳烯烃的新技术路线,对于缓解石油供应紧张的压力、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同时,石油价格的大幅提升也在经济上使煤化工替代石油化工的路线成为可能。 

  早在1981年,大连化物所就承担了中科院重点课题“甲醇制低碳烯烃”的研究工作,成立了甲醇制低碳烯烃课题组,目的是打通煤基甲醇制低碳烯烃的工艺过程,发展出一条制取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非石油原料路线。历经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和坚持,实现了技术的完善和升级换代,于1993年完成了固定床技术中试;1995年完成了流化床反应工艺的中试试验,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1996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近期,建成了世界上首套每年万吨级甲醇进料规模的循环流化反应工业性试验装置,并于2006年6月全面完成了工业性试验。采用上述工业性实验成果(称为DMTO技术)的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成为世界上第一套工业化甲醇制烯烃装置,使我国自行开发的甲醇制烯烃技术赢得了实现工业化的先机,将为我国以煤生产化工原料开辟一条重要的途径。 

  在航天航空催化领域,大连化物所同样成绩卓著。 

  上世纪60年代末,大连化物所在没有文献资料可查、没有制备催化剂的原料、更没有评价催化剂的肼分解发动机和试车台的情况下,组建了肼分解催化剂研究课题组,经过协力攻关,研制的肼分解催化剂成功应用于我国“东方红二号”通信广播卫星上。该课题的两项成果分别于1985年、1988年获得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97年,在距离我国某高性能飞机的首飞任务不到一年的时候,飞机需要的燃料催化分解技术攻关多年仍无进展,已严重威胁到飞机首飞成功。大连化物所主动请缨,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即研制出满足试飞基本要求的初样催化剂,确保了飞机按期首飞,解决了国家的燃眉之急。大连化物所研制的新一代长寿命肼分解催化剂在6种型号的卫星以及神舟飞船上得到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于固体材料化学法的拟人耗氧反应器组件,多次在神舟无人飞船中应用,成功考核了飞船环控生保系统的可靠性,为我国载人航天实现“跨越猴子阶段”作出了重要贡献。2004年,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师王永志院士为主任的鉴定组认为,该技术在国内外载人航天领域属首次应用。 

  60年来,在“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的方针指引下,大连化物所不断攀登科学高峰,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也奠定了自己作为国家研究所的核心地位。 《科学时报》 (2009-9-11 A1 要闻)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sbhtmlnews/2009/9/223835.html?id=223835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