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育未来 求贤若渴引人才(科学时报 2009-9-17)

不拘一格育未来 求贤若渴引人才
作者:张一峰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9-17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级研究所,大连化物所肩负着出成果和出人才两方面的历史责任。建所以来,这里造就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和大量高水平科技人才,其中有14位科学家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并有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个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正是由于大批优秀人才源源不断地涌现和加入,才使大连化物所60年来得以长盛不衰和健康发展。 

  人才培养不拘一格 

  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大连化物所历任领导班子都深刻地认识到,在激烈的科研竞争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因此,在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大连化物所始终鼓励、扶持青年学者勇挑重担,并将培养人才方面的优良传统和好的做法不断加以传承,实现了学术带头人的代际转移。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一批批新中国培养的大学毕业生怀着建设祖国的满腔热情来到大连化物所。为了帮助这些年轻人尽快成长,时任所长、我国著名化学家张大煜一方面让他们在科研第一线接受各种严格训练,另一方面让有经验的科技人员传授学生如何编写研究报告、如何利用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等,培养青年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养成严肃、严密、严格的“三严”作风;同时,组织研究室负责人拟定各研究领域的必读书目,新入所的大学毕业生必须在3年之内完成“三个一”,即完成一篇论文、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读完一本专业书。很快,一支青年科研队伍便成长起来。 

  1961年,大连化物所在全所科研人员中选拔了10个人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在科研题目、实验室仪器设备、助手配备、时间保证等方面为他们创造条件,并优先选派他们参加有关的重要学术会议。如今,10人中已有6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张存浩领导了我国第一台超音速扩散型氟化氢(氘)激光器的研制工作;楼南泉率先在国内开辟了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卢佩章研究成功K-1型细内径高效液相色谱柱,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袁权率先在国内研究膜反应和膜反应器理论;何国钟在国内首次完成第Ⅳ型双容器流态化反应器系统及固体粒子密相输送试验;沙国河在激光态分子传能研究中首次实验证明了单重态和三重态传能通道间存在量子干涉效应。 

  除了坚持让人才在实战中磨练成长以外,大连化物所还对来自各方的人才有着很大的包容性和高度的重视性。1950年,郭燮贤受导师推荐来到大连化物所,张大煜很快发现了他在参加环化法制甲苯的研究中显示出的实践能力和对催化理论研究的热衷,让他参与铂重整催化剂的研制工作,不久就获得了很好的成果。此后在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继续进行中间放大试验,到20世纪60年代前期,建成了大型工业生产装置,成为我国石油工业“五朵金花”新技术之一。郭燮贤也逐渐成长为大连化物所催化学科的带头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并成为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 

  同时,在支持国家石油工业、煤炭工业和国防建设的过程中,以彭少逸院士等为首的许多原大连化物所的学术骨干,后来都成为了兰州化物所和山西煤化所等研究单位的中坚力量。 

  改革开放后,大连化物所的杰出人才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这其中,从一名普通学生逐步成长为院士的李灿就是典型代表。1975年高中毕业后,李灿回到农村当会计、赤脚医生,1983年他被破格录取为大连化物所的研究生。郭燮贤等人秉承了老一辈科学家留下的优良传统,对李灿进行了精心培养。4年后,李灿被推荐前往日本攻读博士学位,在日本期间,他系统研究了汽车尾气消除催化剂的重要组分——稀土氧化铈的表面化学和催化性能,成为后来研究尾气催化剂的基础性文献。回到大连化物所后,李灿继续在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潜心研究,观测到甲烷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的活化吸附态及其结构畸变现象,为理解甲烷的活化微观机理提供了实验上的证据;后来又赴美国西北大学工作,回国后研制出国内第一台用于催化研究的紫外拉曼光谱仪,解决了拉曼光谱用于催化研究所面临的荧光干扰和灵敏度低的难题,建立了鉴定分子筛骨架过渡金属杂原子的紫外共振拉曼方法。这些成果都为发展催化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李灿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李灿当选为国际催化理事会主席,成为当选这一国际催化领域最权威的学术组织主席职务的第一位发展中国家科学家。 

  引进人才求贤若渴 

  为了让研究所能有更好的发展,大连化物所从来都是求贤若渴,千方百计选聘海内外优秀学子来所工作。 

  建所初期,郭和夫、彭少逸、张存浩、顾以健、朱葆琳等一批留学国外的科学家冲破重重阻力,抱着强烈的科学救国愿望毅然回国,成为建所初期的科研骨干。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大连化物所更是注重战略科学家和领军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并取得可喜成效。 

  分子反应动力学是化学和物理之间的交叉学科,大连化物所在楼南泉的带领下,在国内首先开创了这一学科。为了使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可持续发展,2001年,大连化物所引进了台湾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学明。杨学明于1982年考入大连化物所,又经过10年在美国的留学和科研经历后,应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教授的邀请,赴台湾工作,并成为终身研究员。为了使杨学明能加盟大连化物所,时任所长包信和曾先后两次亲赴台湾商谈引进事宜。包信和的诚意打动了杨学明,他决定放弃在台湾的职位和到美国发展的机会,到大连化物所工作。杨学明说,大连化物所的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水平很高,在这里可以干一番事业。 

  事实也证明了杨学明的选择是正确的。回大陆后的6年时间里,他和团队取得的科研成就“在量子水平上观察到化学反应共振态”和“发现‘波恩—奥本海默近似’在氟加氘反应中完全失效”,分别入选2006年度和2007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结构和动力学研究”获得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其实,促成杨学明回大陆的包信和,本身就是大连化物所的引进人才。1987年获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包信和作为洪堡奖学金获得者,于1989年赴德国马普协会柏林FRITZ-HABER研究所工作,1995年应聘回国后,直接被大连化物所破格聘为研究员和题目组长,2000~2007年担任大连化物所所长,并任首批国家“973”项目“天然气、煤层气优化利用的催化基础”的首席科学家。他长期从事表面化学与催化基础和应用研究,首次发现了次表层氧对银催化氧化的增强效应,揭示出次表层结构调变表面催化的规律;发现了碳—氢键选择活化新过程,实现了甲烷芳构化理论和技术的新突破。2005年,由他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甲烷直接催化脱氢转化为芳烃和氢新反应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像包信和、杨学明这样的例子在大连化物所还有很多。2008年1月,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陈萍博士带领她的团队加盟大连化物所,目前已成功研发出金属氮基和金属氨基硼烷两个储氢材料体系。同样任职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张东辉博士是国际理论与计算化学界的新秀,曾获新加坡最高科学奖,大连化物所经过努力,邀请他组建理论与计算化学中心。美国密苏里大学纳米科学中心原主任刘景月,曾获第12届国际电子显微学大会主席奖,作为引进特聘人才,他将担任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能源技术部主任。大连化物所还聘请杨胜利院士担任生物技术部主任,在他的带领下,通过研究单元整合和学科目标凝练,全面提升了大连化物所生物技术部的科研能力和竞争力。 

  此外,大连化物所通过中科院科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这个平台,引进一批外籍专家,有的担任研究组组长,还有的在所做博士后或访问学者。例如大连化物所第一位外籍研究组组长——精细化工研究室离子液体研究组组长Urs welz-Biermann,就是从德国引进的。此外还有包括具有丰富化工过程经验的德籍博士Andreas Goldbach在内的多位外籍科研人员在所内工作。2008年,大连化物所启动实施高级伙伴研究员计划,吸引海外华人教授或相当职务的优秀科学家与本所研究员开展实质性合作。“分子动态化学”、“化石能源洁净转化”两个创新团队合作伙伴计划的海外成员,已经与大连化物所的科研人员开展了实质性的深入合作。 

  大连化物所人事处处长毛志远告诉记者,为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引进具有较高的技术或工艺开发、设计能力和实践经验并能带领队伍负责示范工程或大型实验平台的设计、建造以及运行的工程技术人才,负责组织和带领团队从事重大项目集成等工程任务。目前已有两位专家入选并开始工作。 

  由于在人才引进方面取得的成绩,大连化物所被中组部及大连市人民政府授予“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大连市引进国外智力先进单位”。 

  研究生培养特色鲜明 

  1955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招生委员会首次招生录取了72名研究生,这其中就有大连化物所(原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招收的8人。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大连化物所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授予单位之一,从这里毕业的研究生有的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如袁权、卢佩章、赵东元、衣宝廉、李灿等;有的已成为目前所内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如张涛、刘中民等。 

  谈到大连化物所的研究生培养,副所长李灿认为:“在这方面我们有自己的鲜明特色。首先,我们对研究生是紧紧围绕着全所的发展方向来培养的;其次,我们所在研究生培养上很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比如催化学科、激光学科等;第三,就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坚持集体指导学生,由年长的老师带年轻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倡导团队作战,这也是大连化物所人才队伍建设的特色所在。” 

  为了确保研究生教学质量,大连化物所组织学科导师,按照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编写本学科专业课教学用书;改进原来单一灌输方式的教学模式,采取讲授、讨论、交流并举的教学形式,开设学术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所举办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会。这些举措都保证了研究生们在大连化物所学习期间,能接受到自己所学学科的最前沿知识和信息。据大连化物所研究生部主任熊博晖介绍,目前该所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中,由学生作为主要完成人的占90%;全所的科研成果(专利)中,有70%是学生参与的;研究生数量已占大连化物所科研队伍总人数的近50%。 

  大连化物所形成的发扬团队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在科研工作中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优良传统,已经在研究生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仅2008年度,由在所工作的毕业研究生主持的科研项目,就获得3项国家级奖励和3项省级奖励:其中,杨学明主持完成的“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结构和动力学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张涛主持完成的一项专用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徐龙伢主持完成的“FCC干气制乙笨气相烷基化与液相烷基转移组合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刘中民主持完成的“甲醇制低碳烯烃(DMTO)技术”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关亚风主持完成的“微型固态吸附萃取技术”获得辽宁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徐龙伢等完成的“MCM-22/ZSM共结晶分子筛的可控性合成”获得辽宁省科技发明奖三等奖。大连化物所培养的研究生中,已涌现出一批新一代科技领军人物,驰骋在国内外科技前沿的疆场。 《科学时报》 (2009-9-18 A2 国内)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sbhtmlnews/2009/9/224103.html?id=224103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