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华:勤奋耕耘,默默前行(新华网 2009-09-23)

作者:科学时报 易蓉蓉   

  打开她的主页,一张张被学生簇拥的照片映入眼帘,学生们都冲着镜头灿烂地笑,那种自信和年轻能够感染每一个人;她站在中间,永远是浅浅温柔拘谨的笑。她就是刚刚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启华。 

  难以想象的是,爱好读小说的她却从事了化学。研究内容是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方法学研究、手性固体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多相手性催化及手性分离、重金属吸附。光听名字就觉得很深奥。 

  少年时,她的理想是当一名图书管理员,梳理一下她的求学经历,真是觉得阴差阳错。不过庆幸的是,少了一位图书管理员,多了一位出色的女化学家。 

  1987年,她高考时报了山东大学图书馆管理系。可是这个专业只在山东录取7个人,些微的分差,未能如愿,一下就落到了烟台师院。因为没有回去复读的勇气,而且当老师也是她另一个儿时的理想,就这样,她决定进入烟台师范学院读书。在读书期间她非常勤奋、刻苦,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在本科三年级时,烟台师院从东北师范大学引进一批硕士研究生。“这些年轻的老师带来了一股新的氛围,不但传授我们知识而且经常给我们讲外面的世界,讲有关他们丰富多彩的科研经历。那时就激发了我继续深造学习的决心。其实当时也是憋着一口气,因为大学考得不理想,非常想做一些能够证明自己的事情。” 

  1991年,杨启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94年在导师刘景福教授的鼓励下,成为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第一批博士研究生的一员。1997年,她从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我对有才华的人都很佩服,也很希望向他们学习。当时我有个师姐,做得非常好,博士毕业后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做博士后,因为那时中科院的学术水平很高并且仪器设备很先进,我对中科院非常向往,梦想也能够在中科院系统进行博士后研究,但那时申请博士后位置并不容易,觉得高不可攀。非常幸运,从以前教过我的老师那里,我听说了大连化物所的李灿院士,那时李灿老师刚从国外回来,年轻有为,现在是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主席。”于是,她给李灿院士写了一封信,经过面试后,李灿院士同意接受她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 

  这段博士后生涯,在杨启华的研究生涯中起了转折性的作用。“我真的庆幸自己跟了一个好导师。李老师不仅学识渊博,本身更是始终如一的勤奋耕耘,常常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才回家。他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治学态度严谨,我的第一篇文章,李老师改了十几遍,改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我刚到大化所的时候很自卑,连计算机都没有摸过,但很快我将这种自卑转化成动力,更加刻苦地学习各种知识。”杨启华在李灿院士的指导下,终于找到了作科研的感觉,并很快进入状态。博士后期间的研究结果获得第十二届国际催化大会青年科学家奖。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9-09/23/content_12101093.htm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