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让“中国创造”赶超世界(大连日报2009-10-14)

本报记者 姜云飞 2009-10-14 
来源:大连日报 

宋宝韫

杨学明

申文杰

张华民 

  怀着学习当今世界高新科技的渴望,改革开放以来,无数青年人走向了海外留学深造的道路,走的时候他们中的很多人外语还说得绊绊磕磕,回来的时候却怀揣“绝技”:回报祖国的是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新技术、比肩世界先进水平的尖端产品。化蛹成蝶,个中辛苦难以言表,人生的价值、报国的热情,激励着他们一路走来。一大批留学归国人员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促进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提高,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培养了高水平创新人才,他们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 

  宋宝韫: 顶天立地搞研究  三获国家科技奖 

  68岁的宋宝韫代表了...... 

 

  杨学明: 使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报记者 阎红 

  作为中国科学院推荐的引进杰出海外人才代表之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所长助理杨学明研究员应邀参加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在京期间他参加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报告会、国庆庆典观礼、新中国成立60年成就展等活动。 

  杨学明是中科院实行知识创新工程以来优秀科技人才引进的典范之一。他1982年考入大连化物所当研究生,此后赴美读博士,后来在美国多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在杨学明回来之后,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在交叉分子束实验方面,在短时间内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杨学明的研究在国内外科学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肯定。在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里,他的成果“在量子水平上观察到化学反应共振态”入选;在200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里,他领导完成的另一成果“在低碰撞能下,发现玻恩—奥本海默近似在氟加氘反应中完全失效”榜上有名。2008年3月2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2007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在北京颁奖,共有一位科学家和六个科研集体获奖,杨学明以解决反应动力学领域一些国际公认难题、为中国化学动力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而获唯一个人奖。 

  化学反应是化学科学的灵魂和基础,而分子反应动力学则是一门在原子分子和量子态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本质的学科。反应过渡态是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的关键,一般只存在“飞秒”瞬间,因此它的量子结构和动力学研究是公认难题。捕捉化学反应“飞秒”瞬间,无论从实验难度和学术意义来讲,都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杨学明率领的团队,向这个世界最前沿课题进军,取得了令国内外科学界瞩目的突破性进展,使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杨学明带领记者走进他的实验室,指着一台插满管线的装置说,这是我们2004年自行研制的交叉分子束——氢原子里德堡态飞渡时间谱装置,正是借助这个精锐武器,我们得到的实验数据达到了国际上有分子束技术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你能做出别人没有的仪器,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现象,得到别人得不到的结果。” 杨学明说。 

  对科学的纯粹兴趣、对事物背后真理的探寻,让杨学明能够一直保持着创新的姿态,自由地游弋在学科领域的最前沿。“对我来说,最好的工作可能就是整天在实验室里面,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杨学明这样说。 

 

   申文杰: 研究催化是一种享受 
  赵艳荣 李晓佳 本报记者 阎红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申文杰研究团队关于纳米催化的最新成果于今年4月9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我喜欢科学,感觉做科学很幸福。”这是申文杰研究员谈到这个课题从孕育到成功9年奋斗的心声。他说:“催化非常美,研究催化是一种享受。” 

  2000年,申文杰负笈东瀛已经两年,在日本通商经济产业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关西研究中心做产业技术研究员,在国际著名的纳米金催化研究学者春田正毅研究组工作。2000年初,一个大胆的假设在他脑海闪现:“如果改变催化剂纳米粒子的形貌,使它不是球形的,会怎样呢?”这个富有挑战性的猜想令他着迷。 

  2001年4月,35岁的申文杰回国。他来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担任催化反应化学研究组组长,开始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致力于制备形貌非球形、小于10个纳米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在2000年至2003年之间,他们制备非球型纳米粒子的实验几乎都是失败的,但申文杰没有放弃,他这样激励团队:“科学实验80%~90%都是失败的,重要的是要自信要有勇气,要有毅力,要锲而不舍,要在失败伤口的愈合处生长出新的思想来。” 

  最终他们从分子水平上搞清楚了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催化反应机理,用理论计算对其活性位的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与材料科学家合作,揭示了四氧化三钴纳米棒110晶面的配位特性。2007年初,日本春田正毅教授认为:根据他的判断,这个成果是目前国际上最好的,能发到最好的杂志上,建议投稿《自然》。2009年2月17日,《自然》正式通知:接受发表。 

  这些年的发展经历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申文杰毫不犹豫地说:是努力和机遇。最初出国及来大连都是碰到了最合适机会和最重要的人。但是,努力是一切的基础,因为只有做到了,你才有机会登上一个平台,抓住机遇! 

  在同事的眼中,申文杰总是非常忙碌,讨论实验,给学生改文章,每天很晚才走,周六、周日都来加班,甚至在出差的路上还忙于阅读文献和修改文章。因为在他内心,总有着厚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比发达国家落后,唯有做得更多,才能超越。”“中国要发展,不能走资源发展道路,科技人员必须技术报国、科学报国!” 

 

  张华民: 一分一秒不放松 
  赵艳荣 

  1972年高中毕业后,17岁的张华民因为成绩优异,当上了烟台市一所中学初一年级的数学老师。从初一教到高三,6年间,他白天授课,晚上批改完作业、备完课后,自学数理化等科目,常常熬夜。1977年,他和自己的学生同考场高考,被山东大学化学系录取。为了能继续深造,后来他考取了公派留学日本的研究生。现任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研究室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组组长,研究员。 

  在张华民的家里,放着几只大箱子,装着文献,上百公斤重,有中文的、英文的、日文的,很多空白处工工整整写着密密麻麻的批注,大部分纸张已经泛黄。这些是张华民1982年到2000年间看过的文献,至今他仍舍不得扔掉。他说,1982年,他到日本九州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与导师——日本电化学、催化学专家清山哲郎见面时,清山教授提出了要求:每天至少看一篇文献。他照做了,十几年没间断。 

  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学以致用,1995年,张华民应聘任日本大阪瓦斯公司关西新技术研究所能源环境研究室主任,开展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电池、制氢催化剂等工业应用研究,一干就是5年,待遇很高。当他第一次到日本专利部门申报发明专利的时候,是兴冲冲前往的,可回到家里却辗转不是滋味,“七尺男儿怎么能不为祖国效力呢?”这个念头一出现,他知道自己该回国了。 

  1999年,张华民应邀参加了人事部组织的留学人员回国参观考察活动,来到了大连化物所。所里的领导听说张华民在搞燃料电池,就力邀他来所工作。2000年5月,张华民走进了化物所。 

  在所领导的支持下,在研究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年的打拼,张华民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已走上良性发展轨道。这从他们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可见一斑——张华民担任国家“863”高技术研究“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燃料电池发动机”课题负责人、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燃料电池关键技术”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及氢源技术”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含氟质子交换膜的研制”课题负责人和辽宁省科技攻关项目“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批量化生产技术”项目负责人。张华民已培养了11名博士生,3名硕士生。 

  “回国后,比在国外忙,简直超出了我的想象。”张华民说,出差、加班的时候很多,甚至有时晚上下了飞机就直奔实验室。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不能天天看见爸爸。有一天,她打电话给张华民:“爸爸,你是个撒谎的人吗?”“爸爸不是。”“可你撒谎了,”女儿说,“你说回国后在大连工作,可你的工作却在全中国。”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
http://dlrb.dlxww.com/gb/news/2009-10/14/content_2854430.htm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