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耀 发布时间:2009-12-04
来源:中国化工报
中化新网讯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陈光文研究员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他们开发的用于磷酸二氢铵生产的微反应器技术在中国石化催化剂长岭分公司已工业化稳定运行半年,刚刚通过了由辽宁省及中科院组织的鉴定。这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微化工技术应用实现了重大突破。目前该所正在加速推进微化工技术在其他化工过程的应用。
陈光文研究员指出,与常规尺度化工设备相比,微化工设备由于其通道内的流体以微米级薄层相互接触,可实现快速混合和传热,且安全性极高,易于放大,可推进实验室成果的实用化进程。微化工技术的优势在磷酸二氢铵生产工艺中得到了突出体现。
他介绍,传统磷酸二氢铵生产工艺中,液氨稀释采用并流喷射混合系统,混合和传热效果差,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同时,磷酸二氢铵生成采用大型气体搅拌罐式反应器,放热量大,产生大量含氨尾气,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而且由于部分氨的挥发,增大了过程调控难度。因此磷酸二氢铵生产过程中反应物料的快速均匀混合、反应热的快速转移是保障安全生产和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须从根本上强化反应器内的传递性能和微观混合效果。微化工系统很好地消除了这些弊病,是一种能实现过程强化、安全、高效、清洁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该微化工系统体积小,微反应器、微混合器和微换热器体积均小于6L,压降小于0.1MPa,年生产能力可达8万吨。
大连化物所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目前正与国内多家企业合作,开展微反应技术在硝化、磺化、酰胺化、重氮化、氧化、过氧化、氟化、氯化等化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旨在扩大微反应技术的应用范围,推进其实用化进程。
大连化物所是我国最早开展微化工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于2001年5月组建了微化工技术研究组,陈光文研究员任组长。目前他们已在微尺度流动、传热、传质以及微化工系统的放大与集成等应用基础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磷酸二氢铵生产的微反应器技术。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www.ccin.com.cn/front/home/templet/default/ShowArticle.jsp?id=102851
新闻圈点:为传统化工带来惊喜
作者:丛林
化学工业普遍存在着设备庞大、能耗高、污染重、资源浪费、效率低等问题。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着重研究微时空尺度内的微型设备和并行系统中的过程特征和规律。由于特征尺度的微型化,表(界)面作用增强,传递效率可比常规尺度设备提高2~3个数量级。因此,微化工技术已成为21世纪行业共性关键攻关技术,它能够增强化工过程安全性,促进过程强化和化工系统小型化,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国际上微化工技术的发展虽然有20多年的历史,但迄今仍未真正实现工业应用。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微化工技术的成熟度尚不理想;二是生产厂家尚处于观望状态。此次大连化物所将微化工技术成功应用于磷酸二氢铵工业化生产,并实现了稳定运行,这不仅推进了微化工技术的实用化进程,而且也将促进微反应技术不断进步与完善。
这项工业化应用新成果已充分证明,与传统化工设备相比,微化工设备具有高传递速率、易于直接放大、安全性高、易于控制等优势。微反应技术具有强传热和传质能力,可大幅度提高反应过程中资源和能量的利用效率,实现化工过程的强化、微型化和绿色化。这些都将为传统化学工业带来巨大变革,彻底改变行业能耗、物耗和污染大户的旧面貌。这项成果率先实现工业化应用,还标志着微化工技术已经开始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