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中科院:创新领跑洁净煤技术发展(经济日报2011-02-24)

  作者:经济日报记者 刘松柏  发布时间:2011-02-24

  来源:经济日报

  最近两年,中科院的洁净煤技术成果捷报频传。

  2010年8月8日,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套、全球最大的甲醇制烯烃(DMTO)装置,在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公司投料试车成功,标志着MTO技术成功实现了产业化。

  2010年10月30日,由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与山西潞安集团等完成的“煤基合成油多联产低碳化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在煤基合成油多联产的关键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09年12月7日,由中科院福建物构所与江苏丹化集团等共同完成的“20万吨煤制乙二醇工业示范项目”成功试车并生产出合格的乙二醇产品,在世界上率先实现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的工业化应用……

  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副局长刘桂菊表示,中科院之所以在洁净煤技术领域取得领先地位,主要原因在于牢牢把握住了国家对洁净煤等清洁能源技术的战略需求。

  早在1997年,国务院就批准了《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将洁净煤技术列为优先发展的先进适用技术,同时,将洁净煤技术列入《我国应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目录》。国家的扶持政策为该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中科院正是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进行了一系列前瞻布局,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集中开展攻关,在煤间接法合成油、煤制乙二醇、甲醇制烯烃、煤的循环流化床燃烧、IGCC及多联产等多项核心单元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技术,并在工程示范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立足前沿 长期不懈搞研发

  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烯烃是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下游产品是聚烯烃塑料制品,用途十分广泛。传统的烯烃生产依靠石油资源,但中科院立足于对国情的深刻认识,敏锐地预见到了煤基制烯烃技术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

  早在“六五”期间,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就开始了甲醇制烯烃催化剂的研制,研发的固定床催化剂先后于1985年、1993年完成实验室小试和中试工作;上世纪90年代初,大连化物所在国际上首创“合成气经由二甲醚制取低碳烯烃新工艺方法”;2004年大连化物所与相关企业合作,建设了世界第一套万吨级甲醇制烯烃工业性试验装置,并于2006年完成工业性试验,装置规模和技术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如今,大连化物所又一次站在了甲醇制烯烃技术研发的前沿。2010年5月,大连化物所研发成功的新一代甲醇制烯烃技术(DMTO-II)完成工业性试验。新一代甲醇制烯烃DMTO-II技术的诞生,将进一步提高技术经济竞争力和资源利用率,这对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优势、缓解石油资源紧张局面、发展煤制烯烃新型煤化工产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与甲醇制烯烃的研发一样,中科院其他洁净煤技术的发展,也大多经历了多年坚持不懈的原始创新与技术研发。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的煤制油技术,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多年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基础性研究-中试研究-技术示范-产业化推广的技术转化道路。如今,该技术已在多个10万吨级的示范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应用,其中内蒙古伊泰16万吨/年项目在2009年3月首次正式投料试车,2010年5月达产以来连续稳定运行,各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伊泰示范项目是我国首次实施并达到满负荷运行的煤制油项目,作为核心技术的高温浆态床费托合成催化剂、浆态床合成反应器及工艺成套技术已经在满负荷平稳运行条件下获得了有代表性的工程技术数据,具备了进行大型工业化煤制油项目设计和建设的工程技术基础条件,对推进我国煤炭间接液化项目的产业化奠定了较坚实的技术基础。

  院企合作 联手推进产业化

  如果说中科院洁净煤技术的成就是中科院瞄准国家战略需求、长期研发的结果,那么其产业化应用则是中科院与企业合作的结晶。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从1983年起就开始了煤制乙二醇的研究工作, 经过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获得了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小试技术,并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完成了模试,取得了预期结果。 然而,这一既有战略意义又有显著经济效益的技术,曾一度被搁置。从1993年到2003年,由于技术成果归属、经费和合作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中试工作迟迟没有展开。在经历了一段艰辛与坎坷之后,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决定创新体制机制。

  2005年,由上海盛宇企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8亿元,中科院福建物构所与江苏丹化集团、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采用“专利实施许可+合作中试+新知识产权共享”的模式,迈出了从实验室小试走向中试的关键一步。在开展技术放大的同时,加强了新型催化剂研发和工艺流程创新。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相继在丹化集团建成年产300吨中试和1万吨工业化试验两套装置,形成了全球首创“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通过了技术鉴定。2009年12月,年产20万吨乙二醇的工业示范装置建成并成功投产,实现年产值10亿多元。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了福建物构所的原创技术、丹化集团的工程化优势和盛宇投资公司资本实力的高效结合。

  如今,中科院以关键技术研究为基础,不断加强与企业、地方政府的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推广应用模式逐步迈上了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有效地推进了洁净煤技术的发展。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paper.ce.cn/jjrb/html/2011-02/24/content_140715.htm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