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大庆 发布时间:2015-04-09
来源:科技日报头版
[导读] 近日,一份名为《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文件的出台,让记者再次叩开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中民的房门。希望这个政策,能够唤醒那些睡在抽屉里的科研成果。
近日,一份名为《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文件的出台,让记者再次叩开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中民的房门。
这份有着若干政策“干货”的文件明确指出,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着力破除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创业者创新的障碍”,而刘中民和他的团队因研发出甲醇制烯烃技术并成功投产摘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当许多科研成果还只能躺在抽屉里睡大觉时,他们为什么能成功?这一案例,对求索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道上的其他人,又有哪些借鉴意义?
不气馁
刘中民成功了。他和他的团队打通了煤经甲醇制取烯烃的技术路径并实现工业化生产。
通俗点说,烯烃是生产塑料等的重要化工原料,世界各国主要是用石油制取烯烃。我国煤多油少,刘中民团队实现了用煤取代石油制烯烃的工业化生产。从能源战略上说,这项技术发明意义重大。
“为什么成功?”对于记者的疑问,刘中民的回答很简单:是30多年长期坚持的结果。
记者画外音:我知道,上世纪80年代,大连化物所的研究人员开始研究煤经甲醇制烯烃时,国际上一桶原油的价格还不到10美元。那时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项研究没有意义。但相关研究人员并不气馁,在别人的冷眼中,持之以恒地钻研,为这项技术如今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刘中民说,这和国际国内大背景有关。
记者画外音:我知道,进入21世纪以来,每桶原油飙升到100多美元了。煤经甲醇制烯烃技术有了施展空间。再加上我国已成原油进口大国,供求矛盾日渐突出。刘中民团队才有了做工业试验的机会,也才有了甲醇制烯烃技术的重大突破。
他说,与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有关;与中石化洛阳工程公司的密切合作有关;与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有关……
这些都对。
他说了一句颇具哲学意味的话:如果有100个条件决定项目能够成功,那成功就是这100个条件都具备,只要有一个条件不具备,那就可能导致失败。
抗压力
他说,对甲醇制烯烃这个项目,他曾经后悔过。
后悔?为什么?
这要从产煤大省陕西说起。2004年,该省领导希望改变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听说大连化物所有个煤制烯烃技术,决定上马。刘中民团队携手中石化洛阳工程公司与陕西新兴能源公司合作开展攻关试验。这是该技术的第一次工业化试验。
签合同后,刘中民团队来到陕西省华县,开始购置、建设试验设备。陕西省省长拍着他的肩头说,陕西是个穷省,拿出这点钱不容易啊。这句话给了刘中民巨大压力。虽然他心里明白,甲醇制烯烃的技术环节绝对没有问题,但试验过程中,他还是特怕某个装置或环节发生事故,比如因压力或高温问题而产生爆炸,或因管道泄漏等非技术问题导致失败。他知道,一旦爆炸,没人认为是试验的某个环节出问题,而会说是甲醇制取烯烃技术不行。在50天的试验中,每天的成本都相当于烧掉一辆小轿车!担惊受怕,精神压力巨大,这让担任技术总负责人的刘中民产生过后悔之意。
记者画外音:我知道,在中国,一般人拿到科研或实验经费,不会有很大压力的,至少不会有刘中民这样大的压力。因为他们花的是国家的钱,做不出成果也是用不着太担心的。可如果你的科研经费来自企业,那是不好交账的。
他的试验装置建在一个离采石场不太远的地方。每每听到采石场的炮声,他便会紧张,有时夜里听到炮声,他会一下子从床上坐起来,看看试验场中的火炬是否还在正常地燃烧。他也曾想到过,一旦发生爆炸等事故,由他导师所开创的甲醇制取烯烃的事业就会葬送,他的团队将没有未来。
他说:“做到一半时越想越后怕,早知这么大压力当初就不该干这事,把自己难为得够呛,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天天愁眉苦脸的,精神压力太大了。”
记者画外音:我想,刘中民等人如果不干成果转化的事,多搞一些实验室研究、理论研究,多出几篇论文,然后再评个正高级职称,是不是也很舒服?
抗压力超强是他与多数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最大不同。
伪“成果”
刘中民说,我们不是简单地给企业提供一项技术,而是一个工艺包。
甲醇制烯烃,对大连化物所的人来说,在实验室早就走通了,理论上不存在任何问题。可要在企业投产,就得把实验室技术放大十几到几十万倍。这就要在工艺上有一套行得通的技术路线,为全套生产装置建设提供完整的设计工艺包。
刘中民团队在中科院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已完成了甲醇制烯烃的中试,又与中石化洛阳工程公司和新兴公司合作,通过工业性试验编制了工艺包。按照这个工艺包设计生产线,才能有工业装置和规模生产,才能让甲醇制烯烃技术为企业所接受,并带来效益。
他说,我们的突破不仅是核心技术上的突破,而且也包括工艺包。这是个整体,是成套化的技术,是按照行业标准编制的工艺包。拿到工厂就可以建生产线了。如果我们仅仅拿出个催化剂到工厂去建流水线是行不通的。
记者画外音:我知道,中国的科研人员是善于做实验室研究特别是功能研究的。2012年末,在中科院召开的关于太阳能技术的研讨会上,有企业家就明确指出,企业时时刻刻在关注成本问题,需要的是符合成本要求的技术,而科研人员最能提供的则是产品的某一新功能。
我听到过许多研究者向别人描绘产品的新功能,似乎美好生活就在眼前。其实那只是空中楼阁。从功能研究成果到符合成本核算的工艺研究成果还差十万八千里。这也就是我国成果转化率低的根本原因。或许可以说,研究者提供的成果根本就不是一个真正用得上的成果,不是工艺包。这种伪“成果”多是被人当成了对科研经费的一种交待或是抛向企业的绣球。
算算账
刘中民团队为国家带来了多少产值?
2004年—2006年,团队在陕西华县建成了世界第一套万吨级甲醇制烯烃工业试验装置,并完成了试验。4年后,神华集团用这项技术在内蒙古包头建成了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烃工业化装置,年产60万吨烯烃。2014年,甲醇制烯烃工业装置进入开工的高潮期,全年有5套工业装置相继投产运行,新增烯烃产能280万吨/年,新增经济效益超过60亿元。
记者请刘中民算一下甲醇制烯烃技术为国家创了多少产值,他与助手屈指盘点,应该不少于500亿元。
目前,采用甲醇制烯烃技术已投产的企业达7家,全国还有十几家企业正在建设。要是这近20套装置全部建成开工,一年的产值会达到1500亿元,还能解决17000多人的就业。
记者画外音:我知道,虽然刘中民团队解决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为企业带来了巨大效益,还创造了上万人的就业机会。但在科技界可能尚不如发表一篇《自然》《科学》文章的影响大。在许多人眼里,做科学才是至高无上的,而做技术、工程是次等的。
一个马云,带出了数十个亿万富翁。这激励更多青年人投身创业。我想,采用甲醇制烯烃技术,几家企业仅2014年就新增经济效益60多亿元,倘若只拿出一年的1/5一次性奖励刘中民团队,使每一个人至少都能成为千万富翁,这也会激励更多人投身成果转化吧。
当然,那样的话,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又成难题,刘中民和他的团队以及大连化物所的日子都会不好过。好在《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可以从现行不低于20%提高到不低于50%。
希望这个政策,能够唤醒那些睡在抽屉里的科研成果。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www.wokeji.com/jbsj/sb/201504/t20150409_10271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