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04-23
2015年5月,邹汉法在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上作报告,并获得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作学术报告。
■叶明亮
光阴似箭,恩师邹汉法研究员去世已经3周年了。但对我来说似乎邹老师并未离开,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面前。我于1996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在邹汉法研究员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毕业后,出国做了3年博士后;回国后一直在邹老师的领导下从事科研工作,直到他去世。我在邹汉法研究员的指导下工作学习了16年。邹老师于我,既是老师、领导,更是亲人。我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他的指导、帮助。邹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独到的学术见解、活跃的学术思想、勇于创新的学术精神、忘我的工作热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是我学习的榜样。
邹老师的学术成就举世公认。他多年来一直从事色谱基础理论和复杂生物样品分离分析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色谱分离整体柱材料制备新技术、蛋白质组磷酸化富集分析新方法、血清内源性多肽分离鉴定新技术等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他发表了SCI论文近500篇,被引用15000余次,即使在他去世后每年还有1200余次的引用。固定钛离子亲和色谱材料(Ti-IMAC)是邹老师带领我们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磷酸肽富集技术,由于具有卓越的富集特异性,已经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关注,相关论文被引用2393次,其中引用次数超过120次的论文7篇。将该材料推广应用,特别是在国际上的应用,是邹老师的遗愿。去年我代表我们课题组与百灵威签署了合作协议,由该公司代理Ti-IMAC材料的销售。国内销售已于去年年底开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际版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通。我们的这一实践为科研试剂的国产化作出了贡献。此外,利用发展的蛋白质组分析新方法所产生的数据也被广泛引用。例如,人肝磷酸化和糖基化蛋白质组数据被各种数据库分别引用4045次和712次(2019年3月22日web of Sciences检索),为生物医学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邹老师的去世是色谱界、蛋白质组学的重大损失。正如中科院化学所陈义研究员所撰的挽联:驾鹤西游色谱从此少一主帅,乘风羽化天堂而今多一神仙;以及北京蛋白质组中心贺福初院士所撰的挽联:天妒英才,组学征程失好汉;人承遗志,生命高峰续道法。
邹老师勇于创新的学术精神,忘我的工作热情时时激励我奋勇前进。他的生活几乎完全围绕着科研,如果不出差,总能在实验室找到他的身影。即使在病房中,他也都在努力工作。每次去医院看他,他聊得最多的还是科研,希望我们在学术上取得突破。他对自己的病经常轻描淡写,所以我很多时候对他的病情还是比较乐观的。直到他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卧床不起,我才意识到他可能真的要离我们而去了。即使在此刻,他还在和我讨论课题以及重点专项的申报。邹老师一直心系科研,患病期间仍然坚持阅读文献,讨论最新科研进展,指导学生科研工作。2013年年底我去上海东方肝胆医院看他,他跟我抱怨在医院检索不了文献。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在他的笔记本电脑上安装了TeamViewer 远程桌面系统,能使他远程连接到自己办公室的电脑。状态好的时候,他每天会多次连到办公室的电脑,一旦连不上他就会给我打电话。而他用完以后,留在办公室电脑屏幕上的网页经常是web of Sciences。这个系统他用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去世时年仅55岁。
邹老师曾多次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他培养了70多名博士和硕士。此外,还有联合培养的学生、访问学者、博士后30余人。培养的学生中已有多人入选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成为我国科研队伍的中坚力量。邹老师对学生的科研比较严格,有时候也会进行批评,但对学生的工作和生活总是不遗余力地给予帮助,因此我从未听到毕业生对邹老师有任何怨言,有的只是感恩。2016年追思会结束后,我们1809组校友在合影的时候,将第一排中间属于邹老师的位置留了出来,因为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邹老师在国际学术界有很高的声望,曾在10余个国际刊物担任主编、编委之职。在他去世之后,国际色谱最权威的刊物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专门出版了一期纪念邹老师的专辑。国内的《色谱》刊物在2016年12期、2017年1期连续出版了两期纪念专辑。在邹老师去世3周年之际,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也出版了一期名为“Innovation on S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mplex Samples: a Tribute to Prof. Dr. Hanfa Zou”的纪念专辑,目前已经上线。今年4月21日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色谱会议,还设立了纪念邹老师的分会。尽管邹老师已经走了,但他潜心科研、不断创新的治学精神永存。
作者简介:
叶明亮,1973年生于浙江省,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大连化物所生物分离分析新材料与新技术研究组组长、中科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4/345419.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