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发布时间:2022-03-10
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互为促进,缺一不可。
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业界看来,开展三年科技体制改革攻坚,可以更好地从体制机制上,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锚定目标、精准发力。
科技创新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从实验室的研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破解科技、经济“两张皮”是每一次科技体制改革中不能忽略的内容。今年两会期间,如何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路上的肠梗阻,破解科技经济“两张皮”,不少代表委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解决“钱”的问题
引导社会资本加入科研创新全链条
把社会资本引入科技创新,将科技插上资本的翅膀,是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民盟中央常委、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表示, 当下的知识产权无形资产债权融资多集中在研发过程末期和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社会资本在相关规定尚不完善的大环境下,更倾向于支持已确权并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科研成果和相关产品。
“已经实施的科技产业相关的证券化更多是一种商业行为,鼓励企业科技创新,而不是科技创新本身。如何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从研究到成果及应用的各个阶段,促进科技创新的同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仍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刘中民说。
为此, 今年全国两会,刘中民带来了一份《关于探索科技成果证券化促进社会资本向科研投入的提案》。
刘中民建议,一是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证券化交易平台,引导资本介入科技创新全过程。将科技成果的概念扩展到科技创新的各个阶段,建立涵盖不同类型科技成果的证券化交易平台,以份额化后的科技成果作为交易标的物,由简单的“买卖双方”关系,变成多方共同参与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引导资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及应用全过程,促进科技创新的同时促进科技产业发展。交易平台应包括科学技术评级、信用增信、发行、托管银行等机构,全链条支撑技术研发方、投资方、产业实施方等各方充分接洽,降低投资参与门槛,并设计一系列措施有效规避重大风险,合理分担不确定风险,健全相关金融优惠与补偿机制,引导资本流入科学技术研发全过程,进一步加速科学技术的创新。
二是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与认证体系。科技成果的评价是科技成果份额化交易的基础。科学技术本身具有较大的未来收益不稳定性,国家层面有必要引导金融资本通过证券化介入建立一套规范和完善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严把第三方评估,即:筛选出确有明确适用背景和应用前景的科学技术,并科学评估该技术在研发过程及产业化过程中的风险与价值。
解决平台问题:
支持高水平建立科技成果中试基地
科技成果实现转化与产业化,需要进行中间性试验。它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的通道与桥梁。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周仲荣认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要突破“三道关隘”:一是“先转化、后奖励”带来的收益不确定性,导致科研人员“不愿转”;二是担心定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导致各级管理干部“不敢转”;三是科技成果技术成熟度低,造成高校院所“没有成熟成果可转”。
特别是针对“没有成熟成果可转”的第三道关隘。2022年1月,四川省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试研发平台在西南交大研究院有限公司揭牌,标志着西南交大现有中试研发平台将面向全省高校院所与重点企业开展中试研发。对此,周仲荣代表建议,通过打造相关平台,坚持市场化导向,深入探索“先中试、后孵化”模式,加快打造创新成果培育孵化重要基地、产业技术研发转化创新中心、高质量发展制度创新示范样板。
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长卢庆国表示,多年来,我国通过多种途径转化科技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情况并不乐观。现实中普遍存在重试验室建设、重生产、轻中试,致使中试环节薄弱、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低、科技成果转化成本高。为此,卢庆国建议,国家科技部门加大对中试平台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国家试验室等平台建设的条件中,突出中试条件的占比权重。在科技项目设置上,单列中试平台基地建设为支持对象,支持中试平台基地建设,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关村智造大街CEO程静一直关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话题。全国两会,她带来的一份提案中将关注点放在了如何将“科技成果中试平台”申请成国家级实验室。
程静表示,中试服务平台作为技术创新的载体,是实践技术、工艺的商业化必经过程,也是创新成果向生产领域转移的技术经济重要抓手为此,她建议,首先支持中试服务平台列为各城市重点实验室,全面参与前沿技术的工程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站式中试服务平台,加速技术市场化。同时,可制定国家中试服务平台建设标准,鼓励省会城市联合专业的中试团队,共建围绕核心产业构建中试服务生态平台,开放共享公益,形成技术服务省内循环,加速本地产业转化落地,同时通过平台对接全国技术化应用,加速转化落地速度,助力本地传统产业快速提升。
解决中间人的问题——
加快高素质科技中介队伍建设
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还不仅限于此,“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在履职调研过程中发现,一线科研人员存在着一些共性的困扰。科研人员往往既要埋头搞科研,还要迈腿跑市场。”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举建议,要大力培育科研成果转化的第三方专业力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把科研人员从繁杂的市场和商务性事务中解脱出来。
今年全国两会,民建中央在《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服务体系的提案》中写道,当前对专业化、高质量中介服务人员需求激增,但中介服务机构作用发挥不明显,全链条、全生态、全周期服务的能力还比较欠缺。缺乏专业的中介机构和成熟的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议加快培育高质量的中介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提高中介机构的标准化程度,建立技术经纪人培育和管理体系,培育多层次技术转移人才队伍。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工商联副主席杨正国根据调研发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技术经理人建设提到国家层面,高度前所未有。各个省份也都高度重视技术经理人队伍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技术经理人队伍的迅速扩张,粗放式发展和爆炸性需求带来的问题随之出现,亟待规范。因此,建议成立“中国技术经理人协会”,接受中国科协和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民盟中央提交的《关于建立完善技术转移市场 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提案》中建议设立行业准入标准和评级制度,规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管理运营。制定和完善行业准入标准和规范要求,淘汰一部分不满足市场需求的机构,逐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和加强政府部门监督机制,促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良性发展。
此外,民盟中央建议建立技术经理人管理和晋升体系,加快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将技术经理人纳入国家职业资格体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理人协会”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模式。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www.chinahightech.com/html/hotnews/yaowen/2022/0310/5631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