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着力突破多能融合关键技术

  来源:《中国煤炭报》

  发布时间:2023-03-10

  “当前,我国能源体系仍然存在各能源种类相互独立,难以跨系统耦合优化等问题。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是传统化石能源与新型清洁能源此消彼长、互补融合的过程,是一项动态的复杂系统工程,而多能融合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必然路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刘中民提交了《关于健全多能融合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示范新型举国体制的提案》。

  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近年来建设了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组建了中科院“双碳”国重群,打造能源科技“集团军”,组织实施了能源领域先导专项,开展跨学科、全方位和高强度的协同创新探索。“清洁能源”先导专项已突破63项关键技术,示范类项目全面开工35项,带动投资1500多亿元;启动实施了煤炭燃烧与利用先导专项,面向可再生能源与储能、工业流程再造等领域正在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在典型区域集中开展多能融合技术示范,引导企业、地方政府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与陕西省和榆林市加快共建榆林“一区三基地”,推动创建国家级能源革命示范区。

  “上述工作为多能融合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构建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刘中民说,当前形势下,必须从“双碳”、能源革命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国家目标出发,进一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顶层设计,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以科技创新成果与示范应用促进国家新型能源体系构建。

  为此,刘中民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顶层设计关键核心技术路径。加强全局性顶层设计,规划先行。建议依托国家能源委员会设立跨部门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顶层设计特定形式的新型能源体系架构,做好跨部门协调管理。加强战略研究,研究制定国家层面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厘清国家目标下的总体发展思路和技术路线图,指导长期发展。建设数字化能源信息平台,打通政府决策、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间的信息壁垒,驱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二是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双碳”领域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布局建设,跨领域系统化部署“双碳”重大科技专项,集合多方面优势力量和创新要素,加快突破多能融合关键技术,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强基础研究。高效配置创新资源,将相互交叉的协作和分散试错的竞争有机结合,释放创新主体活力的同时提升创新效率。尽快启动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

  三是发挥区域示范的带动作用。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部署,加快推进在典型区域开展以多能融合为特征的新型能源体系示范,为全国同类型区域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和技术融合模式;引导企业、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投入到示范工程建设中,促进大规模、系统性的技术示范落地,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入融合。建设创新引领效应显著的高水平技术研发平台,加快引导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向功能社会化、运行规范化、服务专业化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通重大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5776604129110604480&item_id=15776604129110604480&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