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海洋中微液滴对火成惰性碳存在降解与沉降作用

来源:《中国科学报》 第1版 要闻

发布时间:2024-04-02

研究艺术图。大连化物所供图

本报讯(见习记者孙丹宁)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峰、副研究员贾秀全团队,研究员李海洋团队与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包锐团队合作,在微液滴化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合作团队揭示了海洋中微液滴对火成惰性碳的电化学降解与沉降作用。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秸秆、草原、森林等生物质资源每年通过不完全燃烧生成约2.6亿吨碳,其中约三分之一的碳通过河流和大气进入海洋,具有巨大的长期碳汇潜力。但是,由于在海洋环境中仍存在未知的降解过程,该火成碳对海洋碳汇的贡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理解海水与火成碳之间的化学作用机制,对寻求碳中和的海洋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海洋表面在波浪能作用下雾化生成海水微液滴的现象,研究人员首先通过研究海水微液滴与碳烟之间的电荷转移过程,发现海水微液滴的水-汽界面与水-碳界面之间存在电势差。他们进一步通过对碳烟氧化和海水产氢反应的确认,揭示了碳烟在雾化海水中的电化学腐蚀机制。

此外,研究人员观测到氧化后的碳烟更加富集碳-13同位素,并发生快速沉降,这为研究该类型的碳在海洋中的转化与埋藏提供了关键证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jacs.4c00290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4/4/379010.shtm?id=379010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