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观测到石墨中载流子倍增

来源:《中国科学报》第3版 综合

发布时间:2024-12-12

本报讯(记者孙丹宁)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传耀等,利用自行研制的基于高次谐波产生的飞秒时间分辨角分辨极紫外光电子能谱仪,对石墨狄拉克点附近的载流子动力学从能量和动量维度进行直接测量,发现了与激发光子能量密切相关的碰撞电离,为激发光子能相关的载流子倍增提供了直接证据。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材料快报》。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是研究动量分辨电子结构的利器,结合泵浦-探测技术就能研究载流子在能量和动量空间的演化。根据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对高动量空间电子结构的测量需要极紫外波段的光源。

前期,周传耀等利用高次谐波产生技术,获得了42 eV的超快激光,并将其与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结合,研制出飞秒时间分辨角分辨极紫外光电子能谱仪。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利用该仪器研究了紫外光和红外光激发下石墨狄拉克点附近的载流子动力学,发现了导带底部载流子的优先增加,系统分析后将其归结为碰撞电离。

研究发现,由于散射空间和剩余能量的变化,紫外光激发比红外光激发具有更高的碰撞电离效率,从而具备更有效的载流子倍增。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21/acsmaterialslett.4c01133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4/12/382410.shtm?id=382410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