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至24日,中国科学院2018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我所以视频会议形式在生物楼学术报告厅参加了23日全天的会议。在所所领导、研究室(部)主任(部长)、研究组长、各民主党派负责人,以及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总结2017年主要工作,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把“率先行动”计划不断引向深入,奋力开创新时代中科院改革创新发展新局面。
1月23日上午的全体会议上,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传达了十九届二中全会公报以及刘延东副总理1月17日视察中科院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受院党组和院务会议委托作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奋力开创新时代改革创新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深刻阐述了中科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全面总结了2017年度工作进展,提出了2018年工作总体要求和思路,部署了十项重点任务。会上颁发了中科院2017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国际科技合作奖、科技促进发展奖,对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安全保卫保密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伟平主持会议,并与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杰、张亚平、相里斌分别宣读授奖决定,白春礼为相关获奖者颁奖。
1月23日下午的全体会议上,相里斌报告了中科院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进展、共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情况;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涛报告了中科院参与北京科创中心建设、研究所分类改革进展和四类机构建设与运营管理情况;条件保障与财务局、院控股有限公司、院直属机关党委相关负责人分别报告了中科院经济资源配置情况、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和院直属机关党委工作;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和上海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分别报告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工作进展情况;凝聚态物理卓越创新中心、机器人与智能创造创新研究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分别作了大会交流报告。张杰主持会议。
白春礼在大会报告中指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中科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二是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重大课题,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与责任;三是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为目标,把“率先行动”计划不断引向深入;四是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骨干引领作用,有力支撑服务国家创新发展;五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白春礼强调,一年来,中科院坚持“三个面向”,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产出一批高水平、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家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紧紧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项重大部署,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积极推进落实重大任务和重大举措,取得显著成效;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加强党内监督为重点,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载体,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努力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
白春礼指出,2018年是中科院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决胜基本实现“四个率先”目标的关键一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三个面向”,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着力加强“三重大”成果产出,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四个率先”目标,以更加优异的创新成绩不断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重大创新贡献。
白春礼强调,全院今年要抓好十项重点工作:一是认真组织开展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二是着力抓好重大科技任务和“三重大”成果产出;三是加快落实北京上海科创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建设等任务;四是深入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五是多措并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六是进一步发挥学部主导作用深入推进高水平智库建设;七是认真组织实施“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行动计划;八是积极构建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九是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党建工作;十是认真做好各项支撑保障工作。
白春礼最后强调,全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肩负起新时代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开拓奋进,真抓实干,不断产出创新成果、创新人才、创新思想,奋力开创中科院改革创新发展新局面,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引领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断作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创新贡献。(文/院网、孙洋 图/刘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