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钢铁与能源化工行业协调发展研讨会在大连举行

    726日至27日,第一届钢铁与能源化工行业协调发展研讨会在我所礼堂隆重举行。此次会议是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和我所主办,旨在探寻钢厂工业尾气高附加值利用路线,推动钢铁与能源化工行业协调发展,助力我国巴黎协定碳减排目标、助推中国能源结构转型及可持续发展。国家能源局,中国科学院,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周口市政府,宝武钢铁、鞍钢、河北钢铁、山东钢铁、华菱钢铁、沙钢、酒泉钢铁、首钢水城钢铁、东北特钢等钢铁企业,中冶焦耐、北京石油工程公司等焦化、工程设计企业,院属相关研究所等100余位代表参加了活动。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鞍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林,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丹群,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韩恩厚、副院长马越红,我所所长刘中民院士等出席会议。我所副所长蔡睿主持会议。

 

  刘中民介绍了会议的背景和意义。他指出,钢铁行业的跨跃式发展,也意味着钢铁工业尾气的排放量不断提高;由于当前大部分钢铁工业尾气仅用于燃烧及发电等应用,不仅导致碳排放量增高,也造成了宝贵的碳、氢资源的浪费;钢厂工业尾气高值化清洁转化利用,不仅将为钢厂尾气综合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也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保障;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共同商讨钢铁与能源化工行业协调发展的路径,使中科院相关科研院所与钢铁企业形成合力,实现钢厂工业尾气的高效、清洁、绿色应用,共同促进我国钢铁、能源化工行业的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我国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稳定并提高大宗化学品和燃料自主供应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姚林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保护已处于关键期、攻坚期,钢铁行业也已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召开这次会议,旨在响应低碳环保,契合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对于促进新时代能源绿色发展和钢铁与能源化工行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钢厂工业尾气组成特点,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开发出了以钢厂尾气为原料的高值化清洁转化利用技术,必将推动钢厂工业尾气高质量利用迈入新阶段,为钢铁与能源化工行业协调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多年来,鞍钢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始终高度重视绿色生产,希望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帮助下,加快推进钢厂工业尾气高值化利用,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贡献。

 

  韩恩厚在致辞中表示,能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每年都产生大量的高炉气、焦炉气和转炉气,仅用于燃烧发电,经济性不高,而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中科院利用多年在能源化工领域的技术积累,实现了合成气制乙醇等大宗能源化工产品的生产技术突破,将大大提升钢厂工业尾气的经济附加值,成功架起了钢铁行业和能源行业协调发展的桥梁;希望通过此次交流,促成中科院与钢铁行业的技术深度对接,提升钢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资源高效利用水平,为我国钢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革命贡献力量。

  李冶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国家能源局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我国作为全球能源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需要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将能源安全、能源效率、能源结构统筹考虑;我国钢铁行业将能源效率提高、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不仅可推动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对能源化工行业也至关重要;此次会议主题切中能源核心问题,将钢铁与能源化工行业融会贯通,以钢厂工业尾气资源综合利用为切入点,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均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能源局将积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支持钢铁与能源化工行业的协调发展。

 

  随后,刘中民、毛新平及其他与会专家分别作了钢铁与能源化工行业协调发展思考与展望、钢铁工业生态化发展战略研究等报告,围绕钢铁与能源化工协调发展的政策、技术路线、经济性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研讨会期间,为促进钢铁与能源化工行业的深度对接,举办了钢铁-能源化工行业院士专家座谈会,与会专家围绕国家能源战略、钢铁企业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钢铁与能源化工行业如何协调发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周口市人民政府也为此次研讨会发来了贺信。周口市政府在贺信中对此次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我所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思想,以及致力于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表示诚挚的敬意,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美丽中国、新旧动能转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关键时期。本次会议通过探讨新形势下钢铁与能源化工行业的协调发展,打破行业间壁垒,推动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和高质量发展,对于建立结构优化的我国现代能源体系,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孙亮 图/刘万生)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