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发展光促进的去芳构化构筑桥环化合物新策略

  近日,我所精细化工研究室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组(211组)陈庆安研究员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袁伟明研究员合作,在光促进的去芳构化构筑桥环化合物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桥联苯并氮杂环作为一种重要骨架,广泛存在于是许多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引起了化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由于在合成方面大都面临着底物需要预修饰、合成步骤冗长以及原子经济性差等诸多问题,限制了这些有价值的桥环体系的开发。近些年来,尽管光促进的去芳构化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大部分的反应都局限于富电子的芳香化合物,如吲哚,苯酚及吡咯类似物等。然而对于缺电子的芳烃的去芳构化反应还有待开发。此外,由于难以控制的反应位点和立体选择性等问题,使得分子间的去芳构化反应面临挑战。

  陈庆安团队一直致力于发展不同催化体系,以实现烯烃、炔烃的资源化利用和精准转化。在前期相关研究(Nat. Catal.,2022;Angew. Chem. Int. Ed.,2022;Angew. Chem. Int. Ed.,2021;Angew. Chem. Int. Ed.,2021;Angew. Chem. Int. Ed.,2020;Angew. Chem. Int. Ed.,2019)的基础上,在本工作中,该团队发展了一种光促进的分子间去芳构化反应,通过调控分子间胺环化过程的反应条件,实现了桥联苯并氮杂环的非对映选择性合成。此外,团队还通过一锅串联的胺羟基化和进一步溴化实现了分子骨架的功能化修饰。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是经历光催化的1,4-氢胺烷基化、碱促进的烯烃异构化和分子内氢胺化串联过程。进一步的合成转化证实了该反应具有应用潜力。该策略为发展高效构筑桥环化合物的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以“Construction of Bridged Benzazepines via Photo-Induced Dearomatization”为题,于近日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该工作的第一作者为我所211组博士后宋婷婷。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文/图 宋婷婷)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14304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