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所邹汉法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1809组)与荷兰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主任Heck教授领导的团队合作,对我所1809组发展的用于磷酸肽富集的新一代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技术进行了系统评价,相关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Nature Protocols上(2013,8,461-480) (http://www.nature.com/nprot/journal/v8/n3/abs/nprot.2013.010.html)。
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IMAC) 是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磷酸化肽段富集技术之一,常规的IMAC使用的螯合基团有三羧甲基乙二胺、次氨基乙酸、亚氨基二乙酸等,在螯合铁、镓等金属离子后可用于磷酸肽的富集。其缺点是特异性不高,在富集磷酸肽的同时也富集了一些酸性肽。研究人员发现了磷酸酯锆或钛表面与磷酸肽之间的高特异性相互作用,并利用这一相互作用建立了以磷酸基团为螯合配体的新一代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技术。实验表明,该新型IMAC对磷酸肽富集的特异性优异,可以有效避免酸性肽段的非特异性吸附。与传统的IMAC相比较,其对磷酸肽的富集能力提高3-10倍,从而大大提高了蛋白质磷酸化分析的检测灵敏度和鉴定覆盖率。该新型IMAC方法自2006年发表首篇论文以来,已在Mol. Cell. Proteomics, J. Proteome Res., Anal. Chem.等蛋白质组学与分析化学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2007年发表在Mol. Cell. Proteomics的一篇论文已经被引用110余次。采用该方法为核心技术进行了人类肝脏蛋白质磷酸化的规模化分离鉴定,建立了迄今为止国际上人类肝脏蛋白质磷酸化的最大数据集 (Mol. Cell. Proteomics,2012,11,1070-1083)。
磷酸酯锆或钛表面与磷酸肽之间的高特异性相互作用示意图
该新型IMAC富集材料的制备技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已获中国、美国专利授权各1项,目前正在美国进行商业化评估,以期在商品化后能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文/图 叶明亮)